强化使命担当勇争先 力推工业经济破千亿—— 访县工信局局长高亚国

本报记者  任庆华
  “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吹响了工业经济强势崛起的‘冲锋号’,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工业条线的使命担当。”1月20日,县工信局局长高亚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局将全面弘扬“勇挑重担、勇于争先”的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苦干实干、砥砺奋进,全力推动我县工业经济突破千亿规模、进入前列。
  扩总量、进位次、勇争先。高亚国说,工信局不断强化增量培育和运行监测,出实招、想办法,全力提高生产运行调度频次和效率,找准工作发力点,做好全县“面上”走势、产业链“线性”趋势和重点企业“点位”态势的多维度常态化分析,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夯实基础谋增长,全力冲刺工业实时开票1000亿元,确保重点指标增幅在全市保持前三位次。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高亚国告诉记者,工信局将坚定不移提质量、促转型、优存量、树标杆。落实好国家支持“两重”“两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快智改数转网联,开展设备更新淘汰,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确保全年技改投入增幅15%以上。鼓励企业加快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2025年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完善后备目标库,培育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实践案例及解决方案,力求在重点行业中打造1~2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5G工厂实现零的突破。重点围绕机械等传统行业,充分运用第三方技术支持,强化绿色标杆企业示范引领。
  伴随我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持续做优营商环境?高亚国表示,工信局矢志不渝抓服务,持续提升为企服务效能。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督促挂钩领导定期上门服务,进一步拉近政企距离。组织10场以上产业链供需对接等活动,有效推动产业链企业上下游实现融通发展;强化资源保供,加快推动 “三项清理”,全年盘活土地1000亩以上;加强政策激励,实现惠企政策定向推送、激励资金线上直达,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信心。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县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