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融合聚变—— 访县科技局局长张磊

本报记者  任庆华
  “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就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部署,为我们明确了‘路线图’。”1月15日,县科技局局长张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全会精神,以“增强科创‘质量’赋能”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为抓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实绩实效为加快滨海强势崛起贡献科技力量。
  创新平台是科创资源的承载空间,也是园区能级提升的重要力量。张磊说,科技局全力打造科创平台“加速器”。紧紧围绕全县“一区多园”产业定位,构建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不断增强平台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全年新增公共服务平台1个。面向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在苏盐阀门等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优化服务提升能级,邀请专业团队指导宏智生物医药等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滨海产业创新研究院提升科创服务能力,落户优质项目20个以上。
  作为科技与经济的重要结合点,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在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快速路”上,有什么具体举措?张磊告诉记者,科技局将引导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将科技成果通过江苏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云平台进行成果(专利)拍卖、项目路演,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36亿元。双向征集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实施“百名专家滨海行 百家企业进高校”活动,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65个。健全以科技招商为源头、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成长为路径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全年通过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新增高企25家、高企总数达167家。
  用好人才“金钥匙”,点燃科技创新“强引擎”。张磊表示,科技局充分发挥“黄海明珠人才”滨海计划、科技创新20条等激励政策效应,探索吸引集聚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的有效机制,全年引进科技副总30名以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才主体作用,聚集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企业家、高校院所专家等人脉资源,建立海外人才需求和信息库,促进外国人才供给和企业高端需求精准对接,力争全年新引进外国高端人才2名以上。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县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