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侍甜田
为给辖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学习、交流、成长的活动空间,打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东坎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立起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关爱枢纽,以专业团队和社会化资源为依托,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用心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12月14日,记者走进东坎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每到周末这里就格外热闹。孩子们在圆梦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做手工模型、分享课外阅读读本、学舞蹈、听交通安全课……几个活动室同步进行着多项娱乐活动和微课堂,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平时在家只能看看电视,没人跟我一起玩。现在家门口建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周末到这边来可以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耍、学本领、长见识,我觉得非常开心。”县实验小学学生周思彤说。
东坎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位于阜中社区朝阳花园西门,周边有县机关幼儿园、县幼儿园、县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辐射周边未成年人达5000人以上。工作站内设阅览室、生命安全体验馆、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社会组织负责运行,为未成年人提供图书阅读、普法和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等各类关爱活动,每年可服务1200人次以上。
“我们未保站一直秉持‘教育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方社会’的教育理念,自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以来,积极开展文体、劳技、安全法治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学业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类活动和服务,累计服务儿童约500人次。”东坎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负责人介绍说。
温馨幽静的环境,专业化的教学用具,宽敞明亮的学习空间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家长们把孩子送到这里很放心。“这里离我家很近,学习氛围好,不仅能够帮助解决孩子在家学习无人辅导的难题,还能通过各种活动学到新知识交到好朋友,我和孩子都很喜欢这里。”市民于冬梅告诉记者。
今后,东坎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将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象分层分档制度,完善未成年人工作信息共享、多方联动等机制,为辖区内未成年人持续提供兜底性、成长性的帮扶帮教服务。“我们将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支点,下沉服务方式,创新‘村居+站点+社会’支持模式,聚焦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规划、有深度、有广度地开展各项服务,为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快乐、安全成长撑起幸福‘守护伞’。”该负责人表示。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县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