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桩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于细微处着眼,于贴心处落地,群众幸福不断“加码”,百姓生活不断“加温”,一幅幅幸福画卷在滨海大地上徐徐铺展。
12月2日,记者刚走进碧水绿都小区,就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铺设和绿化的移植,路边时不时有住户驻足闲聊。
“以前这里车也不好停,晚上部分路灯还不太亮,现在政府帮我们小区建了车棚,还新挖了污水管道,大家都很期待改造后的模样。”刘苏文在碧水绿都小区住了9年,能亲眼见证这里“翻新”他表示很开心。
碧水绿都小区是县城建设较早的一个老小区,由于建设年代较久,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停车位不足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小区居民。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今年以来,县住建局对碧水绿都小区进行环境整治提升,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全方位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让“老居民”享受“新生活”。
“碧水绿都老旧小区改造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保障工程,预计在12月下旬完成全部施工。”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施工以来,该局精心组织,立足居民需求,实施精细化更新,切实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凡是滨海县户籍且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通过刷身份证或“刷脸”就餐,均享受每餐最高3~5元补贴。一日三餐全天供应,只要花上十几元就能美美地饱餐一顿。
走进我县各个“长者幸福食堂”,宽敞明亮的餐厅、扑面而来的饭香、笑容洋溢的老人、奔走忙碌的工作人员,构成一幅和谐暖心的画面。“我们每天都会来这里吃饭,饭菜美味又便宜,碰到的也都是相熟的同龄人,可比在家吃热闹多了!”午餐时间,在县农业园珺悦府“长者幸福食堂”内,家住附近的市民王大爷和老伴打了两份13元的饭菜套餐。
菜品丰富多样、营养均衡,严把消防和食品安全关,全面筑牢老年人安全屏障。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长者幸福食堂’均安装了监控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24小时动态跟踪监管,在食品质量、优惠补贴、服务过程等方面,全力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安全和幸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县精准发力、补齐短板,一项项创新举措,一个个亮眼数据,让越来越多的“民生之盼”变成“群众之赞”。
新建县城污水管网28公里,疏通雨水管网35公里,向阳支路西延等4条道路建成通车,“回味老城”改造项目获评全省城市更新试点;改善农房1961户,完成集镇“十必接”接户纳管4.7万户、改厕2万户,城乡基础短板得到有效补齐。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4.3%、全省第11,PM2.5浓度28.1微克/立方米、全省第16;建成生态河道140公里,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打造了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多年来,我县始终坚持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支出占比达80%以上,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县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