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破茧成蝶舞翩跹———回眸“十二五”之项目建设篇
  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工业强则经济强。“十二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的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县委、县政府科学把握大势,从顶层设计上突出强工战略,认真研究、精心谋划,找准项目建设会战这个有力抓手,精准施策,始终坚持导向不变、主题不换,持之以恒地探索推进。
  2015年,全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63.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27%;完成工业投资201.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99.4%;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224.1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5.4%……“十二五”时期,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持续提升。实践证明,项目建设会战提升了滨海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核心动力,为建设经济强的新滨海标注了新高度。
  重大项目集聚 ——
  撑起跨越赶超脊梁
  【核心提示】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牢固确立大项目为先为要为重理念,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以大项目增加增量、扩大总量、提升质量。
  【镜头聚焦】 实现重大项目突破,招商引资是关键。我县坚持产业招商与专业招商双轨并行,成立项目办,组建6个产业招商局、38个招商小分队,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100强,对接中字头、国字号,采取驻点招商、敲门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招商手段,增强日、韩、港台招商推介活动的影响力和有效性,注重宣传推介策划,构建起常态化、职业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招商体系。树立重项目质量、项目效益、项目生态的招引导向,严把项目准入关,严守生态红线,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增长。逐步调整完善招商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招商引资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重奖功臣、奖罚分明导向,不断提高招引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总投资1亿美元的东盈新材料、总投资4亿元的盐城恒品建材等一批既具投资体量大、市场效益好,又具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落户县沿海工业园,由世界500强企业瑞士奇华顿集团与新化化工公司共同投资2亿瑞士法郎的馨瑞香料项目,已投产达效。谈起项目建设的过程,总经理席建忠对园区的“一条龙服务”赞叹不已:“园区为我们的项目成立一个专门服务班子,项目立项、环评、营业执照等都由服务班子办理;项目建设启动后又全程跟踪服务,预计一年的工期,结果提前半年就正式投入生产。”不仅是馨瑞香料项目,我县还创造了科利新材料项目一个月签约勘探、一年投产达效,富川生物科技项目一周进场、一年投产等一个又一个“滨海速度”。服务软环境,为项目推进提供了硬支撑。
  集成要素支持重大项目,集中资源服务重大项目。除了推行项目档案制、项目会审制、项目督查制等机制,我县还积极完善重大项目审批快速通道,实施“容缺预审”制度,落实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开展“四证联办”,进一步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完善一系列强有力的组织体制、服务机制,动真碰硬抓推进、抓落实,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达效。完善每月通报、季度考核、半年观摩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全县上下比项目进度、比项目效益的生动局面。紧紧围绕会战竞赛排定的工业项目,特别是省重点项目,市“三重”“八大类”和“三百工程”项目,集中力量、集中攻坚。着力强化责任落实,紧扣资金到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产能释放等关键环节,构建完善属地领办、领导挂钩督办、条线部门月度会办的责任链;着力强化节点推进,紧盯时间节点、分项倒排工期,定期组织开展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等活动,推动项目提速提效;着力强化项目服务,破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手续办理、用工、用电、用地等制约问题。
  五年来,全县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58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26个,其中2015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25%、33%。
  【记者感言】 “大项目时代”,书写赶超传奇。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撬动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引领着滨海实现华丽转身。
  产业融合发展 ——
  昂起结构调整龙头
  【核心提示】 把升级传统产业与培植新特产业相融合,提高传统产业层次,促进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