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委书记朱克江(中)在副市长、县委书记李逸浩,县长钱武华等领导陪同下,到天场镇吴姚小学看望留守儿童。 (本报记者 陈其龙 摄)
昨天,市委书记朱克江来我县走访慰问困难企业和职工、低保户、建国前老党员、敬老院老人和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市政协主席李驰,市领导潘道津、周德祥、夏存喜、葛启发、沈洪清等参加。副市长、县委书记李逸浩,县委副书记、县长钱武华,县领导刘永轩、周岚、程熙等陪同。
春节将至,我县城乡群众生活得怎样,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一到滨海,朱克江首先来到江苏亚邦生缘药业有限公司困难职工李菊芹家慰问。李菊芹的丈夫去年因病去世,婆婆已经80多岁,孩子上大学,家庭生活仅靠她一人维持,生活较为困难。朱克江鼓励她坚定信心,动情地说:“你一个人支撑家庭不容易。春节快到了,我和市四套班子领导一起来看望你,提前表示节日的问候。有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大家的帮助,你要坚定信心,把孩子抚养好,让他学业有成,相信你家以后的日子会逐步好起来。”句句关心话语,让李菊芹倍感温暖,连声说感谢。朱克江还现场会办解决亚邦生缘药业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勉励企业负责人要克服暂时困难,努力把企业经营好。同时,还要时刻关心关注困难职工的生活,让他们安心工作。
在通榆镇刘簖村五组低保户刘宏军家,朱克江与刘宏军夫妇围坐在一起,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子女情况。朱克江鼓励刘宏军夫妇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全力以赴供养孩子上学,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人、把日子过好。
今年86岁的建国前老党员李明祥,是通榆镇刘簖村人,1949年入党,参加过渡江战役,后转业回村,先后担任基层干部15年。朱克江来到老人床前,握着他的手,亲切地和老人拉起了家常。“您老为革命工作了很多年,发挥了老党员的作用,为发展作出了贡献。春节快要到了,我们专门来看望您,希望您养好身体,健康长寿。”朱克江指出,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合力建设全面小康进程中不让任何一个群众掉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把群众生活关心好,把党员作用发挥好,把地方经济发展好。
“在这里住了多长时间,生活还好吧?平时吃得怎么样?”在通榆镇敬老院,朱克江先后走进徐学继等几位老人房间,与老人们一一握手,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起居和身体状况,提醒老人要多保重身体。老人们的伙食情况如何,朱克江非常关心。他走进食堂,看到墙上挂着一周食谱,便驻足仔细察看饭菜品种,并进入热气腾腾的厨房,了解老人们的午餐准备情况,嘱咐一定要让他们吃上可口的饭菜。朱克江叮嘱敬老院负责人要进一步改善条件,用爱心和责任,尽心尽力把老人们的生活安排好、照顾好。县镇两级要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更多的老人得到照顾。
朱克江十分关心农村中小学教育和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在天场镇吴姚小学和县大套中学,朱克江走进教师办公室,与校长和教师们亲切交流,仔细询问学校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我以前读的是师范专业,也当过老师。”朱克江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和教师们的距离,大家围绕更好促进农村教育发展进行了热烈交流。
朱克江指出,发展好农村教育,是一个事关全面小康建设的重大战略课题。让农村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极大的精力、极大的投入来保障农村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增加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让农村的孩子们享受到公平均衡的教育。要按照就近就地入学的原则,科学统筹农村教育资源,实现农村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要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鼓励广大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舞台上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农村教育安心工作,教育和培养好孩子。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进修和培训,鼓励招引更多的外来人才投身盐城和滨海的教育事业。要加强师风师德, 加快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流程,科学布局资源,下足教学功夫,提升教学质量。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