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服务“组合拳” 精准拓宽就业路——我县多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纪实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今年以来,我县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努力打好服务“组合拳”,精准拓宽就业路,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力求让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路上不落下一个人。目前,2023届滨海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80%,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2%。
  发放政策大礼包 求职创业有动力
  8月21日,“就在滨海 职引未来”滨海专场招聘会活动吸引众多县内优质企业积极参与,广大应聘者摩肩接踵前来择业。
  当天上午,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黄海明珠人才”滨海计划政策宣讲活动上,大批创业就业有成的学子畅谈经验,为有志在家乡发展的优秀青年提供了自己的就业计划和人生方向。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天分享一下我的创业经验,增强大家返乡创业的信心。滨海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真的很实在、很给力!”大学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陈浩说,在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乡创业,在县人社部门的热心帮助下,创办了美食品牌“哈尼炸鸡”。“滨海支持创业的政策非常好,不仅加快创业基地建设,拓展创业空间,而且还发放创业补贴,进一步减轻了我们初创期的压力。”陈浩享受的创业福利,只是我县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一个缩影。
  “为保证推出政策落地落实,我们还开展引才政策宣讲活动,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满足县内民营企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同时也招引更多人才回乡发展,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县人社局人才中心主任王豪表示,县人社局引才政策宣讲团上半年先后赴天津、河北、山西、苏州等地23所高校开展宣讲活动,下半年还将奔赴湖南、山东、甘肃等省内外高校开展人才招引活动。
  组建专班强保障 拓宽就业新渠道
  海纳百川引人才,多策并举育人才。今年以来,县人社系统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主动上门讲解政策,帮助企业稳岗扩岗,帮扶重点群体提升就业能力。上半年,累计招引各类高校毕业生2091人,先后开展“盐工学子滨海名企行”“园区企业人才政策专场宣讲会”及省内外高校人才政策宣讲会38场。
  “近期,我们正在组织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月’系列活动,全力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王豪介绍。此次“就业促进月”活动聚焦未就业青年群体,以人才政策宣讲、职业规划指导、青企座谈会、专场招聘会、学子企业家乡行等专题活动,打好就业“组合拳”。 
  为催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好就业路,我县成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限,实施挂图作战, 按照“周统计、周通报、半月一督导”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同时,开展“百日千万专项”行动“黄海明珠人才”政策宣讲会,全方位推介创业政策,诚挚邀请广大学子留滨就业创业。
  “在线下,专门设立人才、就业见习、社保等政策咨询服务台,面向学生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改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在线上,满足大学生求职多样性需求,创新求职‘云服务’,在省就业智慧云平台实时更新企业用工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模式,为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地就业可能。”县就业处主任张道庄介绍说。
  精准对接优服务 激发强劲新动能
  李佳元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因为在学校校招期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后待业在家。“到处投简历,后来看到一个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的小程序,我就顺手填了。”正是这随手一填,为李佳元带来了满意的见习机会。
  “第二天,县人社局就给我打电话,我决定过来试一试。”李佳元说,根据自己填写的相关信息,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为他进行就业指导,并推荐见习企业。
  “我们新增江苏通愉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盐城麦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4家新设立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全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王豪介绍说,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县人社局健全青年就业见习工作机制,精准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加大就业见习政策宣传力度。今年上半年组织全县22家见习基地,在省人社一体化平台注册并发布就业见习岗1669个,其中高质量见习岗位889个,组织462名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参加就业见习。
  县人社局还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落实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根据省市提供的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名单,逐一电话核实毕业生基本信息,摸清就业状况、就业意愿与服务需求等内容,并录入实名制登记系统,建立工作台账;对于无法联系的,依托基层人社服务平台,以数据比对、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一对一”调查,切实做到全面调查、不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