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不难”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强的“吸铁石”,更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县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县域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营商环境系列长效工作机制,致力打造审批服务简约快办、惠企政策精准易享、发展机会公平可及、要素获取便利快捷的政务环境,切实激发广大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保姆式”服务赢得客商点赞
  “在滨海,不管遇到什么发展难题,只需一个电话,相关工作人员就会立即上门,快速帮助解决问题。”江苏天能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甄爱钢说:“以前需要跑几趟现场交材料,现在是全流程代办帮办,这样优质的营商环境,加快了项目落地的进度,让我们企业真切感受到‘保姆式’的服务。”
  只有苦练内功,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才能引得“凤凰”来,让资本、人才等要素不断汇集,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我县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等活动,发挥企业开办专区功能,组建专班专窗,及时受理审核申请,确保企业开办的五个环节8小时内100%办结。同时,上线推广企业登记档案网上查询系统,免费为企业提供“登记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查询、导出、打印等服务,变企业查档“跑多次”为“跑零次”。
  为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我县积极落实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通过强化税费共治共享,加强税源调查,摸底企业情况,“量身定制”推动税费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和红利落实更加精准高效。
  八巨药业公司总经理程加铭对笔者说:“去年,县税务部门及时帮助我们公司办理出口退税近500万元,让我们对发展更有信心了!”
  编织营商网络,全面为企解忧。为了更加方便企业入户手续办理,我县组织编制了《投资项目报审服务指南》和七大类、108家中介服务企业名录;同时,设立涉企服务“综窗”,构建与各相关部门的服务联动机制,实现“江苏42条”“盐城56条”政策措施的咨询、引导、领办“一窗通办”。加快推行“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对涉企收费项目进行清理、降标、规范,为新设立经营主体免费提供刻章、复印、快递等服务,保障企业开办全流程“零费用”。
  “组合拳”让群众办事少跑腿
  近日,县行政审批局通过即时线上视频的方式,对永达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申请办理施工许可的项目现场是否符合开工条件进行远程视频踏勘,助力项目审批流程再优化。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项目服务质效,为项目快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以前开展现场踏勘,需要跟企业事先约定时间,集中前往项目现场进行取证,然后回到服务窗口进行审批,时间都耗在往返路上。现在通过线上视频云踏勘,可以即时精准对项目现场进行查看,原来需半天的踏勘工作现在仅需半个小时就能完成。”县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小夏告诉笔者,远程视频“云踏勘”不仅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且有录音录像存档,杜绝上传材料与踏勘现场不统一等问题,有效规避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
  企业是经营的主体,更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县设立营商环境建设专班,构建联动配合、协同推进工作新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我们全力拓展服务范围,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按照‘一件事’服务模式设立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集成审批,现已开发20个场景式‘一件事’完全实现网上通办。同时,通过江苏微解纷、移动微法院、律师工作平台等应用向企业提供服务;依托门户网站、‘两微一端’和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全天候开通涉企控告申诉绿色通道,为企业即时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县营商办负责人表示,
  “滨不难”既有温度又有速度
  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是最好的“试金石”。我县突出重点、主动服务,建立“首席代办员”制度、重大项目服务“专员制”、项目推进“周会制”,为金光、海力、天能等重大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助推项目快落地,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说了算。我们在政策速兑、服务到家和资金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助推企业轻装前行。”县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说。我县全面推进“工改”项目全流程线上办理,优化调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全力提升项目审批网上办件质效。
  开放提速,发展正盛。如今在我县,不仅惠企政策受到企业好评,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保障更是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我县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完善营商体系,强化政策引领,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办理程序,精简审批流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办理率达到100%,可不见面办理事项达到95.6%,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近期生产经营如何?是否遇到困难?对涉企服务有哪些意见或建议?”县行政审批局会同县作风办组织开展“滨不难——提效惠企直通车”活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分析,推动政策服务“进企近企”。据悉,“滨不难”是我县特色政务服务品牌,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以专窗集中兜底受理诉求,及时解决企业群众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把“办不成事”变成“办得成事”,使项目手续由“烦琐办”变成“简便办”,“办得慢”的事实现“办得快”,群众满意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