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央视《朝闻天下》以“滨淮镇1500亩葡萄进入采摘季”为题,报道了我县滨淮镇葡萄喜获丰收的新闻。
地处黄河故道的滨淮镇,有着独特的土质和气候特点,出产的葡萄个大味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些年,滨淮镇的葡萄种植面积从50亩扩大到现在的1500多亩,从单一品种增加到现在的10多个品种,如今葡萄亩产3000至5000斤,亩均利润2万元,形成“政府主导+大户种植+农民服务”模式,带动了周边农户务工增收。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黄河故道开发作为最有力抓手,找准绿色富民突破口,精准发力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持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召开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大会,出台黄河故道片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和黄河故道片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意见等系列文件,全面统筹推进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工作。
我县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产业,加快黄河故道沿线“一区三带一基地”建设,连片扩大四青蔬菜、界牌小花生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全年计划新增设施农业9300亩,新扩建果蔬基地3万亩以上。同时,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合理布局种植面积、品种、茬口,构建粮油蔬果协同、特经特粮统筹、“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依托“滨鲜四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大经营主体商标发展帮扶力度,推动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牌同创”,提升“滨海大米”“滨海香肠”“滨海白首乌”“大套蜜梨”等农产品影响力。
位于黄河故道沿线的县农业园岭山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梨果种植,依托梨花语景区,整村推进“百户万株”工程,成为名副其实的果树专业村。“我家近10亩老梨树,每亩11棵,每棵产果约1200斤,亩产值五六万元。”看着挂满梨果的果树,岭山村村民于国虎笑容满面。
为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条,我县始终坚持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紧密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粮油、肉制品加工两条产业链,全年计划新签约、新开工农产品加工项目20个、15个以上,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同时,搭建县农批农贸一体化平台,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贯通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持续打响“滨鲜四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