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
版面
上期
下期
- 01版
- 02版
- 03版
- 04版
![](/uploadfile/epaper/202208/202208032034023954.jpg)
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我县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纪实
“中国好人”增量和数量持续攀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丰富多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火如荼……近年来,我县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形成了“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社会新风尚,精神文明之花在滨海大地绚丽绽放。
身边好人,凝聚向善向上力量
从39年跨越万水千山为英烈寻亲的退伍老兵徐振理,到20年智擒百余名犯罪嫌疑人的“平安英雄”沈光亮,到守护荒岛40年的“生态卫士”于连富……一大批道德模范和“滨海好人”脱颖而出,构筑起了滨海的精神高地。截至目前,全县有“中国好人”10人,“江苏好人”24人(组),省市道德模范(含提名)20人,“盐城好人”51人,“滨海好人”198人(组)。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鼓舞人心、引领文明的旗帜。近年来,我县不断丰富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努力夯实好人实践阵地,开展“好人”系列、“最美”系列、“出彩”系列榜样典型选树,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奋进动力,着力打造“厚德滨海”城市名片,进一步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好人公园是我县的一处文明‘地标’,好人故事刻印其中,无论傍晚还是清晨,散步的居民都喜欢来这里,在‘好人’的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县委宣传部道德建设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多维度选树培育好人,让‘身边好人’引领‘身边人好’, 不断集聚‘好人效应’,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大力推进好人文化,发挥好人“头雁效应”,向全社会传递“好人力量”。目前,已建成好人馆、好人长廊、好人一条街等12处,全县各镇(区、街道)、300个村(社区)实现善行义举榜全覆盖,并保持每季度更新。建设社区、村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六大类道德讲堂385个,开展活动8000余场次,受众超40万人次。设置“厚德滨海”“榜样力量”等专题专栏5个,在全县公交站台、遮雨棚、电子显示屏刊设好人海报,让好人元素全面渗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开展“好人为文明代言”行动,成立徐振理好人工作室,以“滨海好人”陈军为发起人筹建县新风尚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紧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民阅读等工作,推出“我为文明城市代言”“我为公民道德宣传日代言”“听好人说一本书”等系列公益微视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悦”听好人故事》栏目,建立“网上好人事迹馆”,以“阅读+故事”的形式,让好人故事传播的更快、更远。《盐城滨海“好人效应”引领文明新风尚》在新华社客户端、央广网、中国江苏网、交汇点等多家媒体刊登。
文明创建,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优化城市服务、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坚持“全民、全域、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文明指数得到有效提升。
“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 尊道德 守道德”“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风尚”……在我县各人流量大的重要路段和区域,一组组主题鲜明、妙趣横生的创文标语随处可见,不仅扮靓了城市街头,更让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吃过晚饭喜欢出来散散步,经常会留意这些创文广告,从中也学到了不少创文知识。”市民柳女士笑着说。
街区是城市的重要构成,展示着城市的形象和品质,打造示范街区除了美化、绿化道路,提升卫生和管理秩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县城坎南商业街、立新桥、阜东路、银厦广场、坎园菜场等重点区域违法占道经营行为专项整治正是我县在打造示范街区、提升城市形象工作中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具体体现。
“原来,我们坎园菜场周边都存在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影响市容市貌的乱象,还有各种车辆来往,安全隐患很大,每天进出这里都觉得糟心。但是如今的菜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道路畅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我们周边居民心情也是大变样!”对于坎园菜场占道摊点整治行动,市民刘云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时序推进 “一月一整治一提升”行动,阶段性针对露天垃圾、非法小广告、车辆乱停放、不文明养犬等难题开展集中整治,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已开展环境卫生、农贸市场、积陈垃圾、停车秩序、镇村环境、架空管线整治和主次干道、商业设施、城市社区、一牌一盔一带和实践所(站)、窗口服务提升行动。
志愿服务,催生城市文明之花
“请按交通规则行驶,不要逆行!”“请将车辆停在停止线内,感谢大家的配合!”“老人家,您慢些,我搀着您过马路。”……行走在县城的各个交通路口,随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他们头顶炎炎烈日,站在各个交通路口协助交警疏导车辆,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服务精神,成为这个夏日里一道最美的风景。
志愿者服务,是近年来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中最为耀眼的一道风景。自被列入省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以来,我县立足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目前,已建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镇(区、街道)实践所15个、村(社区)、单位实践站419个。
为积极创建文明城市,树立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城市形象,今年以来,县创文办充分发挥文明创建力量,组织网格志愿者深入包保区域,扎实开展扫街行动,全面整治规范市容市貌,为市民营造一个整洁、卫生、有序的城市环境。
“以前家门口的环境是杂乱无序,自从志愿者们来了以后,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对于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家住东坎街道长明东路的居民李大爷由衷地赞道。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任务,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让文明之花永久绽放。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汇聚民心的精神家园、万众归心的综合平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不断推动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常态长效开展。目前,全县新注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队伍有540个,志愿者总数达32.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