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好人效应”倡树文明新风尚
  近日,省文明办公布2022年6月份“江苏好人”名单,我县王月月、王惠惠光荣入选。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中国好人”10人、省道德模范(含提名)5人、“江苏好人”24人(组)、“盐城好人”51人(组)、“滨海好人”188人(组)。
  近年来,我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努力夯实好人实践阵地,开展“好人”系列、“最美”系列、“出彩”系列榜样典型选树,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奋进动力,进一步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好人公园是我县的一处文明“地标”,好人故事刻印其中,无论傍晚还是清晨,散步的居民都喜欢来这里,在“好人”的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如今的滨海,榜样的力量浸润在每一处。全县共建有好人公园、好人广场(长廊)、村(社区)善行义举榜358个,建成道德讲堂379个,实现县镇村全覆盖。
  “我们多维度选树培育好人,让‘身边好人’引领‘身边人好’。”县委宣传部道德建设科负责人介绍,在全县范围内推选“最美文明实践员”“最美志愿者”“最美税务人”等12类不同行业典型,实现主要行业系统全覆盖,不断集聚“好人效应”,引领文明新风尚。
  好人凝聚中国力量,好人引领道德风尚。我县将“好人力量”融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组织30余名道德模范加入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分队,成立中国好人工作室,由“中国好人”徐振理担任红色文化志愿者,累计义务宣讲红色文化1200余场;“江苏好人”赵伟夫妇进村(社区)、学校等义务培训救护员千余名;“滨海好人”陈军发起成立县新风尚文艺宣传志愿服务中心,以广场舞、快板等文艺形式传播文明理念。一个“滨海好人”是一面旗帜,“滨海人好”是一种现象。在身边好人的带动下,好人群体越来越壮大。同时,持续加大好人礼遇帮扶力度,营造“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