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逆行而上的“热心大姐”
  王兰,1977年3月出生,200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东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多年来,她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克服家庭困难,以坚定的党性修养、忘我的精神状态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一名巾帼者的力量。2021年荣获第二届“滨海先锋”荣誉称号。
  “喂,你好,有外地来滨人员?所属东坎哪个村(社区)?好的好的,第十三组应急队立即前往。”“大爷,您在儿子家吃过晚饭后,又去了哪里?”“今天流调293人,核对清点后立即向县防疫指挥中心反馈。”……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问询声从走廊尽头的房间传来,这里是不同寻常的战“疫”阵地。深夜,在东坎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调作战中心办公室内,四五张桌子拼凑起来,上面摆放着五六台电脑和一摞摞表格,王兰和流调工作人员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他们一会儿专注各自工作,一会儿又凑在一台电脑前交流讨论,期间还不断有电话打进来……他们在和病毒进行赛跑,争分夺秒地守卫着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
  王兰是东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是群众称赞的“热心大姐”,更是防疫战场上的党员先锋。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王兰放下做完移植手术刚出院的丈夫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毅然决然投身防疫一线。单位领导考虑其家庭情况,劝她不用站到最前线。“现在疫情形势这么严峻,我作为一名党员,又是我们部门的老大姐,我怎么能退缩呢!”就这样,王兰负担起了东坎街道疫情防控物资发放员、信息联络员、政策宣讲员、材料收集员的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那段时间,王兰经常天不亮就会被各种电话吵醒,有群众问询疫情情况的,有村(社区)干部请教管控措施的,有卫健委、派出所等单位对接疫情防控措施的,但不管问题是什么,她都会非常耐心地跟对方讲解、沟通,确保信息把握及时准确、管控措施恰当有效。打开办公室大门,等待她的是一摞接着一摞的台账资料,她需要核实各村(社区)对从风险地区返滨人员的管控措施是否正确,台账资料是否齐全;随时统计东坎街道各部门、各村(社区)防疫物资是否发放到位,物资存量多少,是否需要添置;仔细浏览当天的疫情情况官方通报,查看最新的中高风险地区,针对各种返滨人员,县疫情防控小组有哪些新的管控措施?再把新的文件精神传达给各村(社区)干部,确保及时贯彻落实等……面对繁琐的工作任务,王兰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把各项任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2021年7月21日,随着南京禄口机场的疫情爆发,东坎街道紧急组建疫情防控流调工作小组,王兰再次站了出来。“这次说什么都不能让你去了,你的家里情况特殊,自己的身体也不好!”领导看着她一腔热血的样子,心里很是担忧。“我的身体我知道,疫情的严峻我也知道,但我对疫情防控有一些经验,现在这紧急时刻,您找谁去不要摸索一阵子?您放心,我这次去,保证不逞强,就做‘甩手掌柜’,我带着年轻同志做,自己不上手。”王兰这样“哄骗”着领导,请缨作战。就这样,王兰带领东坎街道的4名年轻同志义无反顾地走进东坎街道新冠肺炎疫情流调作战中心,24小时待命,每天处理近200名疫情重点人员流动调查记录,并随时做好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和社区之间的桥梁纽带工作。尽管眼圈已经熬红,声音有些嘶哑,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老党员扑面而来的活力。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相比家人,抗疫前线更需要我!”这是王兰在疫情防控期间最常说的话,面对疫情,她舍小家为大家,奔赴到抗疫前线,为广大群众拉起疫情防控的“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