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卫生院建设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接到投诉后,我们立即调查调解,使被拖欠的72人计80余万元工资在3日内结清。”这是近日县职工维权服务中心专职调解员赵效南介绍帮助农民工维权的一个案例。
针对工业蓬勃发展、职工人数增加、服务范围扩大,而工会人手不够、专业力量不足的突出问题,今年1月,县总工会制定《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工会工作的方案》,与县司法局合作,建立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劳动争议调解,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与县湖海艺文社联手,建立职工文化发展中心,承办职工书画展览、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等活动;利用滨海中等专业学校阵地,建立职工技能提升中心,签订委培协议,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下岗职工、转岗职工进行培训,促进职业技能提升;以县委宣传部为主导,建立职工思想建设中心,强化职工意识形态工作,锤炼听党话、跟党走的职工队伍;借助县融媒体中心平台,建立职工宣传报道中心,开辟《劳模风采》《工匠名录》等专栏,大力宣传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激发职工奋斗创造幸福的热情。
“建立‘五大中心’,增强了工会的服务功能。”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榆镇西沙村养鸡专业大户闻赛成遇到苗鸡成活率不高、蛋鸡产蛋率不足的难题来求助,县总工会指派县职工技能提升中心高级畜牧兽医师陈大健上门指导,使闻赛成今年1月购进的3万只苗鸡成活率达96%,2.8万只蛋鸡的产蛋率达95%。
职工文化发展中心弥补工会缺少专业人才的短板,今年以来,已举办职工书画展5场次,在城市文化会客厅为职工演出9场次,文体活动“大篷车”进企业37家、进车间64个,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8场次,在县农业园举办“梨花语”文化艺术节,1.2万余人次观看,职工满意率达90%。职工宣传报道中心先后报道了48名全国、省、市劳模先进事迹,50名优秀工会干部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先进典型,介绍127名工匠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取得的成就,有效地建立了“工会人”的精神谱系。
据了解,今年1至3月,县总工会新建工会47家,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1368人,培训职工1574人次,化解劳动争议51起,使职工获得经济赔偿或补偿470余万元,追回拖欠职工工资1200余万元,建立职工“思想驿站”168个,对职工进行思想疏导328人次,为工会代理法律援助、大病救助等服务6项,帮助437名职工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使各项工会服务更加贴心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