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司法局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系统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设施便民、业务惠民、服务暖民,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法律服务需求,切实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设施便民。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面积近1500平方米,16个镇(区、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300个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全面建成,设置集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律师服务、法治宣传、行政复议、司法鉴定指引和仲裁指引等“一站式”法律服务窗口,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加强“12348”法律服务热线建设,“12348”法律服务热线系统实现全市全线联网,工作时间内有专人值守、电话畅通。建立热线律师值班制;及时组织开展热线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热线的知晓率。加强法律援助网络平台建设,县法律援助中心及时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帮助等案件录入省法律援助管理系统,有效提升办案效率及质量。
业务惠民。开展法律宣传“六进”活动,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和素养,营造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全县300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效,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活动,扩大受理范围,降低援助门槛,将群众生活相关的民生事项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做到“能援尽援,尽援优援”。扎实做好“送法进企业”活动,对骨干企业重点服务、小微企业帮扶服务,动员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建由6家律所的10名执业经验丰富律师组成法律服务团队,以产业链上骨干企业为重点,下沉法律服务,了解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情况,分析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签订、用工、涉外事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动员青年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深入小微企业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免费为企业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治体检等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服务暖民。统筹利用全县政府法律顾问、村(社区)法律顾问等资源,引导鼓励法律顾问所在律师事务所或基层法律服务所协同负责,根据服务群体岗位招引、管辖的法律服务需求,及时提供定制式法律服务和精准服务。规范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建立健全投诉查处制度,加强制度运行情况的监测,充分发挥自律管理作用。采取回访当事人、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增强对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督,推动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注重社会关系重新修复,引导法律服务人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代理诉讼或处理纠纷时,不仅强调经济利益和法律效果,更注重社会效果,尤其注重社会关系的重新修复,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受到广大群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