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我县疫情防控一线,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成为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镇(区、街道)、村(社区)干部并肩站在最前排,共同构筑起一道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大爷,请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码!如果不会弄,我来帮您。”“阿姨,请稍等!我先帮您注册下核酸检测采样码,然后直接扫码就可以进行核酸检测了。”类似的话语,在县城的各核酸检测点,志愿者们每天不知道要说上多少遍。
8月的天气又闷又热,正是“蒸笼天”。志愿者蔡冬梅已持续参加社区检测点采样人员登记工作7个多小时,汗水早就浸湿了她的衣衫。“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也能穿上医护人员的防护服,做着医护人员的工作。这身防护服,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医护人员肩负的使命、责任和担当,更让我感受到在这防疫关键时刻,他们的艰辛付出,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备感荣幸!”
今年20岁的顾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当在网上看到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信息时,她第一时间报了名,报名成功后便被分配到自己居住小区的防疫卡口当志愿者,每天来来往往的都是她熟悉的邻居。
“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很多都认识我,也愿意配合我的工作。穿上这身红马甲就要尽到责任。”顾颖告诉记者,“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量体温、登记车辆信息、查健康码和行程码。很多基层工作人员都坚守在防疫一线,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也想为防疫工作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12时30分至14时,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也是东坎街道北荡社区志愿者李玲艳的值守时段。“中午人不是很多,大多是送快递和外卖的,我就负责量体温、查‘两码’。”擦掉脸上细密的汗珠,李琳艳告诉记者。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几年前,李玲艳做过手术,身体一直不大好,但志愿服务却从未缺席。“去年年初的疫情防控,我也是一名志愿者。那时是战严寒,现在是斗酷暑!”李玲艳说,“我是党员,在国家、社会需要的时候,理应在最艰苦的时间值守。”
在这次防疫过程中,我县360多支镇(区、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所(站)志愿服务队及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共计8000余人,他们暂时卸下各自社会身份,成为一名普通而光荣的志愿者,兢兢业业值守在防疫一线,让鲜亮的“志愿红”成为全县疫情防控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