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
版面
上期
下期
- 01版
- 02版
- 03版
- 04版
法润心田育新苗—— 我县开展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纪实
“在校园内受了欺负怎么办?”“在路上遇到坏人怎么办?”“爸爸妈妈参与赌博怎么办?”……这是东坎街道三里小学周五发给学生双休日的家庭作业,要求小学生带回家与家长一起阅读思考作答,周一带回学校交流后存档,从而形成家长、师生互动,使法治理念悄悄地渗入到学生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
法律进校园 护航成长路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努力培养言行有教养、凡事守规矩的文明接班人,早在2006年,三里小学关工委的老同志就开始为学生上法制课,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正确对待校园欺凌、远离毒品、安全上网、自我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等。同时,该校关工委的几位老同志与校长多次研究,认为法制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家庭互动,才能收到实效。
于是,他们把《交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制作成法制读物,如《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准则》《青少年法律常识》《遵纪守法小故事》等发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内容,并编制了相关思考问答题,让学生带回家与家长一起阅读回答,将法制教育延伸到学生家庭,做到“一人学法,全家懂法”,促进提高法制教育效果。学校每学期还邀请司法部门专干或退休老干部为学生作法制报告,开学初出一期图文并茂的黑板报或手抄报,展示学生学法、用法的成果,并通过家长会的形式组织家长观摩学习交流。
三里小学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取得的成效,引起了县关工委的重视。在对三里小学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的做法进行认真研究,并和县相关部门联合,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展这项活动,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意见》,明确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内容和方法措施,并召开专门会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工合作,将这项活动从一所小学举行向全县各中小学全面铺开推广。
法理润心灵 青春伴法行
“在街上,遇到老人摔倒,我们该不该去扶,扶了会带来什么麻烦?”“小偷到家里抢劫,我如果拿起菜刀与小偷搏斗,砍伤或砍死了,负不负法律责任?”这些是县一中学生在一次学法课上向法官提出的问题。法官结合同学们的提问,从法、理、情三个方面循序善诱,逐一解答,指点迷津。
10多年来,县关工委将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头戏,每年选择一个主题,制定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的方法措施,并组织“五老”成立宣讲团,深入校园开展法学报告,大力推进。
全县各中小学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分类指导、按需施教的原则,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带法回家”内容和活动方式。对小学生主要进行法律知识启蒙教育,初步认识法律就在身边。
“带法回家”内容选择《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并通过与家长互动阅读、回答回卷、征文比赛等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常识教育,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养成遵章守法习惯。对中学生主要进行法律基础教育、青春期安全自护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反毒品教育,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带法回家”的内容在逐步增加,有《宪法》《刑法》《国防法》《禁毒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卫生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活动方式更是灵活多样。
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学法体会,收集家长对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的意见建议。该校还在县交警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全县首个“交通模拟道路”,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走、看、体验,学习交通规则,识别交通标志,注意交通安全。县实验小学等学校创新“带法回家”活动方式,组织学生参观政法机关单位办案场所、看守所、法治文化园、法治长廊,旁听审判机关庭审,参与执法单位举办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活动,收听收看法制节目,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县一中模拟法院开庭形式,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以及被告、原告等,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以案释法,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八滩中学、五汛中学等学校在阅览室中开辟法制图书专柜、专角,校园开设法制宣传橱窗、长廊、展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展板,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熏陶,逐步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理念。滨海中学、滨海中等专业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师生走出校门、深入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把法律知识传播到其所在家庭及区域。还灵活采用校讯通、微信、QQ群等载体,开展普法、学法活动,营造学法环境,让法律知识伴随着青少年健康成长。
星火燎原势 新绿满江淮
“妈妈,您不能再去打麻将了,那危害大呢!”每当家长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时,都会激动地说:“感谢学校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孩子,找到教育的契机。”社会各界更是盛赞:学生“带法回家”,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小组带动一个片区,普及了法律知识,稳定了社会治安,真正做到了“满意在普法,宣传做到家。”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县关工委与县政法委、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五部门联合发文,在推广三里小学做法的基础上,明确主题,拓展充实学生“带法回家”内容,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法和措施,持续开展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今年3月初,我县又举行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活动经验,掀起了又一波学生学法用法的热潮。近日,盐城市关工委专门转发我县五部门《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持续开展“带法回家”活动实施意见》,组织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这项活动。
我县中小学全面开展“带法回家”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模式,将普法宣传教育延伸到千家万户,下活了全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一盘棋”,受到社会重视和媒体关注。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作出“爱心化春雨,新绿满江淮”的批示,对我县中小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予以肯定和褒扬。《法制日报》《盐阜大众报》《滨海日报》等媒体先后进行专题报道。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推进“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上,滨海大地必将出现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