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吐绿。这时的通榆河滨海段,河岸林木秀美,河面碧波荡漾,船舶来来往往,令人流连忘返。
通榆河滨海段南北贯穿,是一条集调水、灌溉、供水、防洪、排涝、航运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流域性河道,也是市饮用水备用水源地,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关乎广大群众的用水安全。去年,我县扎实开展通榆河专项整治,完成通榆河应急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通过省级技术验收,水资源管理、水利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们开展了‘两违’‘三乱’专项整治等系列行动,成立调查小组,对通榆河全面调查摸底,对存在的问题,立查立改、即查即改。”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说,“开展通榆河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制定综合整治方案,投入6000余万元对通榆河东坎应急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26个违规项目进行综合整治,综合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并进行了生态修复。”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20年社会用水总量控制在5.94亿立方米以内;落实地下水压采方案,222眼封填、封存、转监测井任务全部完成;强化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共创建各类节水型载体19个,以点带面,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化完善河长制,精准发力河道生态治理,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东坎街道沙浦村梨园旁,记者看到几位环卫工人正在河边用长竿清理垃圾,整条河道清理得干干净净,河水清澈,和梨园缤纷的梨花相得益彰。“我们每天在河道工作6个小时左右,保持清洁卫生,把村里环境打造得越来越美,让大家住得舒心。”村保洁员陈维祥告诉记者。
落实河长制,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县3072条河道全部纳入管理范围,逐步实现组织架构、经费保障、规章制度、长效保洁全覆盖。持续压实责任,强化巡河管护,加强重点河流的清漂保洁。县河长办签发问题整治交办单,带动全县1224名河长巡河履职。专项整治同频共振,“三乱”56个,“两违”166个,翻身河闸下游码头整治24个,均整治到位。集中连片疏浚农村河道55条、355万方,创建生态河道10条,河道蓄水能力不断增强。重点督导“一村一河”,组织疏浚整治村庄河塘265条、236万方,打造村级生态河道12条,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同时,我县还聚焦民生保障根基,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重点对三层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在五汛、蔡桥、正红、通榆4个镇,新、拆建泵站26座,节制闸1座,持续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