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我县“不见面审批”让群众实现指尖上的幸福
  “没想到现在我们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申请办理尊老金、老年人优待证,政府又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
  “今年我的儿子退伍回来,到时候办理手续就不会那么繁琐了……”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以“智能批、集成批、一次批”为目标,深入实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聚力打造“不见面审批”滨海品牌,加快实现从“网上能办”到“网上好办”的转变。
  “县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紧紧围绕群众视角客户思维用户体验,构建了‘网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结果、动态监管的秒批秒办新模式,实现了自然人和法人场景式‘一件事’在线一表申请、一次提交、并联办理,让创新创业更具活力,让企业和群众更有获得感。”县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说。
  “秒办秒批”省时省力
  近日,家住东坎街道的孟怀璋老人,在家人的帮助下,仅仅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在家里用手机成功办理了“老年人优待证”“老年人尊老金”两个事项。“由于腿脚不太灵便,平时出去办事很不方便,现在坐在家里点点手机就能把事情办好了,实在是太方便我们老年人了!”86岁的孟怀璋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
  我县聚焦高频服务事项,积极探索实施政务服务“秒批”(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试点,在江苏政务服务滨海旗舰店和“我的盐城”APP滨海专区率先上线“老年人优待证”和“老年人尊老金”等多项“秒批”事项。通过省、市大数据中心的大数据共享交换,由平台系统自动从公安人口信息库中抓取申请人身份和户籍信息,人脸识别申请人身份,实现“申请即办结”实时智能“秒批”,省去了过去必须本人亲自到现场办理和村、镇、县层层受理、审核、转报的环节,不仅方便了办事群众,也大大节约了行政资源,将过去5个工作日办结的老年人优待证和半个月办结的尊老金变为网上实时“秒批”,真正用“数据跑路”代替了“老人跑腿”,提升了全县政务服务适老化水平,改革成果惠及全县20多万老年人,有效破除了老年人“办事难”问题。
  “一件事”只跑一次
  “我哥哥以前开个药店,办手续要跑七八次,提交四五十份材料,办理还要将近半个月,让人等很久。”市民李先生今年准备在县城开家药店,正在咨询办理手续,“现在好了,只需跑一次腿,材料提交份数和办理时间都减少了,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建成县“一件事一次办”平台,通过打通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场景式“一件事”全程在线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并联办理。“我要开药店”一件事集成药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户外广告设置申请许可2个部门4个事项,申请材料由48份压缩到32份,压缩33%;办理时限由12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压缩58%;由跑7次变为跑1次。“我要办退伍”一件事集成退役军人报到登记、党组织关系转接、转服预备役登记、恢复户口登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6个部门的6个事项,申请材料由14份压缩到8份,压缩42.9%;办理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压缩80%;由跑7次变为跑1次。
  “一键通”高效惠企
  “我们企业通过一个入口就可以查询各个部门的惠企政策,还可以在线提交企业诉求,政府为企业服务贴心又周到。”昨天,超威电源公司总经理汤玉英和记者聊起实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带来的好处时,如是说。
  针对惠企政策知晓度不高、企业诉求渠道不畅、要素保障落实不足、为企服务成效不高等问题,我县构建了“1个平台集中管理、2个端口融合建设、4个主题提供服务”的高效为企服务“绿色通道”。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打造成为企服务的“总客服”,统一扎口受理企业诉求,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工作机制,形成了以“12345”平台为载体、各所涉部门单位为支撑、镇(区、街道)为延伸的一体化的为企服务架构。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建设,线上开发“惠企一键通”平台(包含PC端和移动端),线下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为企服务专窗,建立健全跨部门政策兑现协调机制,提供企业诉求、政策发布、政策兑现、审批服务等主题服务,进一步强化为企服务和要素保障。
  “惠企一键通”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共梳理出涉及财政、人社、税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10个部门的140余条惠企政策,所有惠企政策及时公布上网,同步编制办事指南,线下也编制了《惠企利企政策汇编一本通》。已累计办理各类企业诉求29件,办理满意率达100%,受到了全县企业的高度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