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医者,救危难于生死;他们不是军人,守万家于平安。面对疫情,他们逆行而上,冲锋在前,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1987年出生的东坎街道办事处统计科员陈哲就是其中一员。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陈哲主动请缨,负责东坎街道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留观点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因工作出色,他被评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在抗疫号角刚刚吹响时,陈哲就第一个向街道党工委递交抗疫请战书,要求到最危险的地方工作。1月27日,我县发现1名确诊病例,同时调查发现有多名人员与之密切接触,于是迅速成立留观点。当天是陈哲的生日,一家人正在为他设宴庆祝,突然接到通知,他立即放下碗筷奔赴留观点,和社区干部、民警、医护人员立即开展工作,为第一批8名隔离者登记信息、测量温度、安排房间,同时建立微信群,安稳大家的情绪。
陈哲每天从早7点一直工作至凌晨1点左右,极少有休息机会,有时甚至通宵达旦。登记造册、数据统计、物资供给、配餐分送等,这一系列平时看似简单的工作,但在穿上防护服后,做起来就复杂多了。每次给留观人员分完餐,陈哲自己的饭菜早就凉了,只能用热水泡一下凑合着吃。
2月11日,第一批隔离人员已满14天,正当大家高高兴兴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时,陈哲收到上级通知,为安全起见,隔离时间要增加3天,顿时隔离人员炸开锅了。面对大家的不理解,陈哲和同事们立即安抚大家,跟大家说明现在全国抗疫情况,普及病毒知识,同时一一联系隔离人员的家人,请他们做进一步思想工作,最终安抚所有隔离人员。
自入驻第一天起,陈哲就当着所有工作人员和群众的面承诺:“既然街道把这项特殊任务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要善始善终坚守,倾心尽力服务,确保每一位留观者平安回家。”
工作中,陈哲坚持管理规范化、服务亲情化、工作效能化,切实做到“服务零距离、时间零拖延、办事零失误”。他将房间分类分层,建立就餐分室、垃圾分袋等制度,严格把控留观人员的用餐卫生,有效防范交叉感染风险。一有留观人员身体不适,便及时联系值班医生为其检查身体,联系就近的社区采购药品。到2月26日,最后一批隔离人员全部回家,陈哲连续奋战31天,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但他那疲惫的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作为党员必须不畏艰难,冲锋在前。这份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同事的努力、隔离人员的理解。今后,我会将这份荣誉作为鞭策,不断提高自己,才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陈哲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