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
版面
上期
下期
- 01版
- 02版
- 03版
- 04版
创文,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高”
公园里市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享受休闲的时光;公交候车亭崭新美观,市民文明候车;街头路灯华美璀璨,照亮市民回家路……初冬时节,踏访滨海大地,扑面而来的是清新和谐的文明之风,感受到的是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味道。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为民生提质,为幸福加码。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全域推动、全民参与,完善城市管理、培育文明风尚、提升民生福祉,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效,享受城市环境改善、文明程度提高带来的丰硕成果,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精彩画卷徐徐展开,遵德守礼、崇尚文明的美好时尚蔚然成风。
“家门口这个‘口袋’公园虽不大,但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居住环境发生的变化。”昨天,家住县城师苑路教师新村的居民张阿姨告诉记者,出门就能见绿,环境越来越好,心情也跟着好了。“公园绿化舒适宜人,方便我们休闲健身,更为城市增添了一处处美景。”
青葱的树木、平整的草坪、多彩的花卉……近年来,分布全县各处的“口袋”公园陆续建成,这些静谧之地成为周边小区居民聊天、健身休闲、文娱活动的好场所,不仅实现土地资源精细化利用,还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带给市民们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县城杏苑小区建成于1998年,共有7幢楼105余户居民,因小区建成时间较早,存在基础设施破损、楼宇外墙涂料剥落严重、绿化稀少杂乱、路面较窄车辆行驶不便等问题。今年,县住建局对该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广泛征求小区业主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方案,投资173.22万元对小区进行改造。改造后,该小区增设停车位22个,新增安装楼道助老扶手450米,维修改造雨污管道1050米,新增太阳能路灯7套,补植绿化约1000平方米……
聊起如今的小区环境,杏苑小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现在路平灯亮、排水通畅,还增添了智能充电桩、停车位,补植的绿化美化了环境,大家生活和出行很方便。
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是一座城市的“里子”,如果治理得当,既为市民提供生活上的种种便利,又能承载起厚重的城市文化与韵味。今年以来,我县投资10.04亿元用于13项基础设施建设,申请专项资金25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12个,投资1.2亿元新建污水管道30公里。大力推进县城90个新旧小区改造提升,让新老城区居民同享干净舒适现代的生活环境。加快城区内路段改造,维修破损路面,完成背街小巷路面硬化、沥青路面铺设和破损道板、护栏、井框井盖更换,方便群众出行。
人文环境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和精神传承的外在体现,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我县利用多种载体、在多处场所“花式”进行文明创建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效应,让文明知识入家入户,让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如今,无论公园广场、公交站台还是大街小巷,各种设计精致、创意独特的“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传递着文明新风,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滋养着城市气韵。
要建文明城,先塑文明人,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我县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评选表彰出“文明新风示范户”2000多户。以公示栏、村民广播、手机短信等形式全面宣传《移风易俗“滨6条”》《滨海文明市民20条》。广泛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作品,生活化、艺术化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组织以孝道文化、婚事新办等主题淮剧巡演200场以上。
我县先后设计了一批“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和“公筷公勺”公益广告,在全县所有公交站台、公园广场、相关节点广泛开展宣传。设立违规举办升学宴举报电话,发布滨海县文明餐饮倡议书、承诺书、告知书,“三书”合力倡导勤俭节约。“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组织老师、学生和家长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承诺拒绝浪费,推动文明餐饮之风进课堂、进校园、进社区。举办“公筷公勺”主题文明餐桌现场推广活动,积极倡导健康用餐、安全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动员各级文明单位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服务工作,组织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和全县109个经济薄弱村结对共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全域创建、文明一体。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全县有8人当选“中国好人”,17人当选“江苏好人”,4人当选省道德模范,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理念蔚然成风。承办盐城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滨淮镇东罾村、东坎街道新安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新风”新安新实践》入选江苏省乡村振兴案例选编。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县以政务诚信带动企业诚信经营,把优化营商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转作风、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上下功夫,制定配套的人才政策,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完善各类载体平台的基础配套,构建公平诚信的市场体系。
通过开展诚信知识培训,普及诚信文化知识,使“公正、诚实、守信、自律”的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建立机关诚信建设评价体系,促进机关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诚信素质提升。通过加强诚信宣传、培树诚信典型、深化诚信教育等途径,推进诚信滨海建设,县主要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运用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讲好诚信滨海故事。结合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等,分类而具体地开展诚信教育。
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富含正能量的公益广告,文明礼让的群众,热情善良的志愿者……全方位的文明创建,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滨海营造了良好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