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叔我来看看您,最近家里都好吧?”“感谢感谢周书记,一切都挺好的。”
听见说话声,婶子从屋里快步迈出。“婶子您好!”“周书记您又来了!”边说边坐下拉起了家常。“婶子现在身体状况怎么样?”“比以前好多了,能做饭给你叔吃了,还把饭送到学校给你侄女吃呢!我也能经常串门了。”
“后来看病医药费报销比例高吗?”“现在政策好,看病不用先交钱,还有二次报销,自己掏的钱不多。”于叔微笑着说。
和我对话的是去年我上门结亲的八滩镇岔河村三组低收入农户于正春。
“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为帮助低收入农户尽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工作队的安排,队员们要与低收入户结成亲戚,定期走访,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
在2018年第一次到于正春家走访时,我了解到原本于正春家生活尚好,但母亲和妻子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的家庭花去大笔医疗费用,他本人也情绪低落,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了解到实情后,我经常来找他,在田间、在家里和他促膝谈心。“老于,你是家中的顶梁柱,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的坎坷,有党委政府和帮扶工作队关心,我们一起努力挺一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经过几次上门走访谈心,老于终于改变了,我也多了一门亲戚。他说,“困难不可怕,男儿有泪不轻流,不能因为我而影响一个家庭;我将积极面对困难,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勤劳创造财富,更何况现在的帮扶政策这么好,我没有理由放弃。”
2018年,于正春通过自主创业项目养猪和在村“两委”帮助下流转土地搞种植,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
“下一步生产上有什么打算?”“主要还是把我自己的田和承包地种好,另外还想搞点养殖。”“老于好好干,工作队和我们村‘两委’都会尽力帮助你的。”一起来的村干部说道。
临走时,我拉着他们的手说:“叔婶,要继续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思想上多交流沟通,有什么困难找我,积极配合治疗,安心休养,相信在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关心帮助下,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