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追梦翔飞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6065期 -> 03版 -> 新闻内容
尘封半个世纪“滨海沙奶奶”的故事
新闻作者:王爱军 魏为 郭睿  发布时间:2023-07-21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起“沙奶奶”,人们自然会想起那部红色经典——现代京剧《沙家浜》里塑造的艺术典型“沙奶奶”,她是广大抗日群众的典型代表,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在苏北盐阜老区滨海县,真有这样一位勇毅、智慧、坚强的“沙奶奶”,她的名字叫吕金华,是革命烈士孙志登的妻子。她的事迹因其后人的低调而被尘封大半个世纪,直到孙志登烈士壮烈牺牲80周年、她离世30周年的2023年才公诸于世。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探寻烈士背后的“英雄”故事。
  孙志登1907年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1940年底,孙志登抱着翻身求解放、赶走日本鬼子的革命理想,秘密参加革命,1942年春任浦西乡农会会长,和侄子孙海洋(乡指导员)、孙永军(民兵中队长)扛起了浦西乡巩固抗日民主政权的重担,组织带领群众闹革命、求生存,抗击日寇,反“扫荡”……1943年6月29日,他不幸被捕,7月8日,日伪在东坎对孙志登叔侄三人行刑,孙志登以钢铁般的意志,又顽强地多活了3天4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铿锵有力的历史遗言:“如果能活下来,将来见到鬼子、伪军,见一个、杀一个。”
  鼎力支持丈夫
  吕金华是一位聪明智慧、勤劳俭朴、敬老爱幼、敢于革命的女性,一个真实存在的“沙奶奶”式的英雄。
  1941年,孙志登在县区政府的领导下,挑起浦西乡农会会长的重任。此时,孙志登、吕金华已育有6个子女,最小的还不满2岁,加之还有年近8旬的老母亲,一家人生活很艰苦,家庭负担较重。吕金华却毅然支持孙志登担任会长,并成为他从事革命斗争的得力助手,为此她克服了重重困难,承担了风险,付出了艰辛。
  1940年底,地下工作者王海秋第一个来到孙志登家,动员他参加革命,后来是凌醒(钟期光的爱人)发展孙志登入党。出于对孙志登的信任,从此,经过、住过孙家的部队和地方干部就多了起来,其中有新四军苏中军区政治部主任、有五分区区长李朴夫(曾任东坎市市长、三烈村最早就是他宣布命名的)等。解放战争期间,李朴夫受党的委派,物色一批党的忠实信仰者,派往上海和台湾做地下工作,就是在孙家厨房交待这项秘密任务的。有一对夫妇住在孙家的时候,吕金华将母亲安顿到邻居家,腾出地方给其居住。对这些地方革命干部和部队首长,吕金华和丈夫孙志登热情做好服务工作,主动配合他们的军事行动,不仅为他们烧茶煮饭,还经常帮助他们站岗放哨、缝补衣裤、做军鞋,煮玉米棒子给他们吃……
  谱写传奇故事
  “三藏”:一是藏干部。一个在敌占区探听消息的干部被人发现后报告给伪军。伪军派两人装成卖布的探子尾追下来。吕金华冒着风险,把他藏到厨房的小房间里,放下门口草帘子。伪军探子手里拿着“抗币”过来,问吕金华:“看到一个人跑过来没有?”吕说:“没看到,我们穷人家的穷日子还过不过来呢”……两个探子一直守到天晚,未发现情况,才悻悻地走了。二是藏枪支。1943年春,新四军经过孙家,临走时,有十几支长枪带不走,留在他家。当天夜里,吕金华和子女趁夜黑在屋后先把柴垛搬开,挖了个地窖,把枪藏了起来,再把柴垛复原,用绳子吊砖头系牢。三是藏文件。地下工作者王海秋调走时,让吕金华把一个公文包藏起来,交待以后派人来取。吕金华在厨房咸菜坛子底下挖个坑,藏起来小心保护。过了一段时间,王海秋派人取走了文件,吕金华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一捉”就是捉日本鬼子。一个日军在战斗中被打伤了,躲在苇沟里,被一众正在拾草的妇女发现了,但她们不敢上前,吕金华一听说,立即背起草篮,拿起镰刀,毫不犹豫地准备去抓鬼子。不曾想,走到半路上,遇到鬼子寻人来了,这次未能得手,还被鬼子打了一嘴巴,抢走了耳圈……未能亲手抓住日本鬼子,这成为吕金华藏在心中的憾事。
  “一支”就是支持前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金华在承担自家繁重的家务和接待地方干部、部队首长以外,还做了大量支前工作。特别是做军鞋,她两天做一双,不只自家做,还带动全村妇女做。为了让部队官兵们吃上粽子,吕金华带头参与,她一人一天就能包50斤糯米的粽子,还热心帮助部队指战员敲锣打鼓地送到军烈属家。
  挑起生活重担
  1943年,孙志登英勇牺牲后,吕金华仅靠一双小脚,挑起了丈夫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和全家八口人的生活重担,真是“人间的苦涩有三分,她却吃了十分”。为维持生计,吕金华靠巧手给人做长袍,换工种地。她还调动全家力量共渡难关。在她的带领下,儿女们同心协力齐上阵:大儿子14岁就开始扶犁,耕田耙地,扛起了农活;三女儿11岁就和大姐两人一天纺一斤半棉线,有时纺到半夜;二女儿操持家务,一日三餐,精打细算;二儿子水性好,捞鱼摸虾是强项;最小的女儿四、五岁时就要挑菜拾草。六岁时,患阿米巴痢疾一个多月还未痊愈,就要打棉花条,供姐姐们纺纱,因纺车高,一双小腿悬挂着,这一天劳作下来,两条腿肿得像瓦罐。这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吕金华十分要强,从来不向政府伸手。全家人以非凡的意志,熬过了“吃”“穿”“住”“医”“教育”五个方面的难关。有时一天吃一顿或吃两顿,各种野菜凡能吃的都吃过了……有一年,政府发救济粮,吕金华顶着雨,踏泥泞,跑三十多里路,领回一块半豆饼子。几个年纪小的儿子,因为从早饿到晚,肚子早饿扁了,看到母亲带回的豆饼子,立即扑上去,抱着就啃。此情此景,惹得吕金华在孙志登灵牌前大哭一场,真是肝肠寸断。谈到穿衣,孩子们是正穿三年,反穿三年,缝缝补补又穿三年,大的穿过小的接。冬天,也只能穿单棉袄、单裤子。
  吕金华心灵手巧,全家老小的衣服都是她做,破了也都是她缝补。家里住的老房子,墙年年要修补,吕金华虽是小脚,但她仍用土车子推土,跪地搓泥,扶着凳子,修补剥落的泥巴墙,累到吐血就用水嗽嗽嘴,歇会一会儿又继续干,平常基本没有睡过整夜觉。子女生病,她学习收集了几十种草药方子……虽然吕金华文化不多,但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是成功的,她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无声的榜样力量。在孙家,从早到晚,一年365天,全家没有一人拈轻怕重,没有一人畏惧困难,没有一人不自尊自爱。儿女们成人后,其中四人成为共产党员,他们以父母为榜样,在多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五十多年的艰辛,吕金华的事迹,一点不比丈夫孙志登逊色,甚至有的是孙志登没有做到的,她都能做到了。吕金华以她的善良、纯朴和奉献,赢得了人们的赞许和称颂:自强不息、舍己为人、大爱无疆。她不但有一双会绣花、做旗袍、干农活、会持家的巧手,还有一颗亲干如兄、亲兵如子、亲邻如姐妹的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滨海新闻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盐城蓝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1060847号-2